【复旦人在基层】第五期:沈铎在上海 日月每从肩上过,街坊常在掌中看
作者:沈铎,男,2017年上海市选调生,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,现在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进行基层岗位锻炼
2018/1/8
Monday
这段历程让我懂得,最让人快乐的不是睡觉睡到自然醒,也不是“宝马雕车香满路”,而是能和一群有理想的人一起走在人生的路上,回头有一路的故事,低头有坚定的脚步,抬头有清晰的远方……
——前言
结束初任培训之后,从2017年9月底开始,我们上海市选调生分散在全市各街道社区进行基层锻炼。我的定岗单位是静安寺街道的三义坊居委会。
三义坊居民区以老式弄堂为主,尽管周边高楼林立,商业街华丽非凡,但也同样有许多老旧的住宅楼,很多两三层的老式小洋楼,它们大多是民国时期资本家遗留下来的建筑,解放后就分给了普通百姓居住,或者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出租(许多一年只有一千元左右的房租),俗称“老公房”。居民区也有多处名人故居,还有“鲁迅葬礼遗址”等文物保护单位,保护好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。
三义坊
很多房子去年进行了“手拎马桶”改造。今年我们在厕所安装了很多的扶手,防止老年人摔倒。
在居委会工作期间,我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督导队,每周参加督导队巡查,及时上报社区环境出现的问题。一次看到一户人家家中一颗大树由于枝叶繁茂,秋天落叶太多,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,我们了解情况后协助物业对这棵树的枝叶进行了修理,保障好附近居民的安全。
——《一直在行动》
焕然一新
为了维护弄堂清洁,打造美丽、舒适的弄堂生活环境,我们居委会对多条弄堂进行了环境改造。有志于城市建设的热心人也很多,上海市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与我们取得了联络,她自愿对胶州路149弄进行了全新设计,并计划于2018年实施改造工程。对胶州路134弄我们进行了大范围的清理活动,我和居委会的老师们一起修剪弄堂里的树木和堆积多年的杂物,让老弄堂焕然一新。我们在134弄还新安放了健身器材,提供给居民健身使用。
静安区老龄化很严重,在我们社区老年人比例就很高,为了能够给社区老年人以丰富的精神生活,我们组织了很多的社区活动。例如在重阳节,我协助居委会给居民区离休干部分发了慰问品。今年通过和“新镇江食府”饭店商谈,得到了饭店赞助,在重阳节免费为社区每名八十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长寿面一碗,并准备了三桌宴席邀请长寿老人一起欢聚。
在重阳节当天,我们为八十岁的老人举行了集体生日。
-
不忘初心
-
随着2017走向尾声,在居委会的工作也结束了。可以说,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正式岗位,是我找寻初心的旅程。
致2017:
在静安寺街道的一片繁华之中,我看见了许多人的寂寞与无奈;在那在一片喧嚣之中,我领会了背后隐藏着的深邃的宁静。
记得居委会的黄主任做得一手特别好的饭菜,他自己吃东西却向来粗糙。他说:“我做饭做得好只是因为我要做给别人吃。”居委会的老师们就是这样,对自己的生活不讲究,却精心服务他人,精致打理自己眼前的这方土地。这何尝不是我们公务员的应尽之义呢。居委会的张书记也说,她觉得作为社工关键要“助人自助”。居委会权力很小,资源很少,矛盾却复杂。那么多年,她“但问耕耘,不问收获”。未来还愿像她一样,不论山长水远,直须尽心尽力。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在长久的坚持里珍惜一点一滴改变……
这段经历让我终于明白,公务员的所有工作,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理解。如此之简单。因为我们就是为人服务;而百姓对的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
我们在基层工作,要切身体会民心所向、民瘼所在、民生疾苦。在基层做好一名社区工作者,就应该“日月每从肩上过,街坊常在掌中看”,把群众生计放在心坎,把社区工作当成生活。我想,公务员应该是雨伞:我们为百姓遮风挡雨,百姓才会把我们举过头顶!
2017年已经过去,迎接2018的是新的岗位和新的使命。愿继续脚踏实地地走在人生的路上——回头有一路的故事,低头有坚定的脚步,抬头必将有清晰的远方!
敬请期待复小基下期校友访谈,欢迎从事基层工作的校友联系我们进行访谈以及约稿,复小基团队竭诚为您服务~
校友及会员注册
往期回顾:
供稿:沈铎
排版:杨姗